本文目錄
包括有工程管控(控制)、管理(行政)控制、個體防護控制、應急控制。
(1)消除或減弱危害一通過對裝置、設備設施、工藝等的設計來實施;
(2)密閉一對產生或導致危害的設施或場所進行密閉;
(3)隔離一通過隔離帶、柵欄、鰲戒繩等把人與危險區域隔開;
(4)移開或改變方向一如危險及有毒氣體的排放口
管道安裝基本要求:RPM管道可以采用對接膠合連接、承插膠合連接、承插內外膠合連接、橡膠圈承插連接、法蘭連接及膠泥連接等形式。最常用的是橡膠圈承插連接和法蘭連接及膠泥連接。不論何種連接形式,在安裝時應考慮溫度變化引起的熱膨脹和熱應力。
管道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應滿足下管、回填、夯實及安裝操作的要求,一般為管徑加兩倍工作面寬度和支擋厚度,但管溝底的寬度不應小于mm。管溝工作面寬度符合表5中規定。
管溝的底面要求平整而連續,不得有大于mm的圓石或大于mm尖角形碎石直接與管外壁接觸。
除特殊地質與地形條件,玻璃鋼管敷設要求按國家或行業現行有關管道輻射規范或規程執行。
溝槽是否采取支撐措施應根據溝槽的土質、地下水位、開槽斷面、外荷載條件等因素由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支撐材料可選用鋼材、木材或鋼材木材混合用使。
8.2.1. 基礎施工:
8.2.1.1. 不落底的下水井:井基礎應與管道基礎同時澆筑。
8.2.1.2. 有落底的下水井:應先施工井基礎,然后砌井壁達管道基礎底標高,再澆筑管道基礎。
8.2.1.3. 應按施工規范進行砼澆筑。澆筑完后,要給砼一定時間的養護期。只有當砼基礎強度達1.2MPa時,方能進行下道工序(安裝管道或砌井壁的施工)。
8.2.1.4. 嚴禁留出井位、先施工管道,再施工下水井或先砌井壁后澆筑砼底板的錯誤作業法。
8.2.2. 井體砌筑:
8.2.2.1. 施工前,應將磚或原砌體澆水濕潤。
8.2.2.2. 每層磚砌體的砌筑水泥砂漿必須填充飽滿,水泥砂漿標號不得低于M7.5號。
8.2.2.3. 井壁的砌筑一般一次性砌到二灰碎石基層的底部標高為宜,井壁的二次接高要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的程序進行。
8.2.2.4. 下水井內的流槽應與井壁同時進行砌筑。
8.2.2.5 下水井接入圓管的管口與井壁間空隙應封堵嚴密,當接入管徑大于mm時,應砌磚圈加固。
8.2.2.6. 井內外壁粉刷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內外壁粉刷必須在回填土之前進行,且在排干井筒內積水后一次粉刷到底。
8.2.3. 回填土:
8.2.3.1. 現澆砼或砌體水泥砂漿的強度應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后方允許回填。嚴禁與砌井體同步回填。
8.2.3.2. 井周cm寬范圍內的回填材料,均應采用6%石灰土。對于雨水口砌體外的回填,因其回填空間實際上無法達到cm寬(一般只有5~cm寬)致使施工機械無法入內操作的,要采用合理級配砂石料回填充實。
8.2.3.3. 壓實機具:
1. 按規范配置的壓路機具。
2. 特別要配置小型機械如蛙式打夯機和立式沖擊夯等
流程:
①臨建平面布置,臨建方案
②施工組織設計,材料計劃,施工交底
③定位放線
④平整場地
⑤臨水、臨電管線鋪設、消防管線設備進場及化糞池開挖,安裝,回填
⑥地梁支模、地梁鋼筋、地梁澆筑
⑦場地硬化,排水溝砌筑
⑧板房吊裝,板房內水電接通,家具、辦公桌椅進入
在CAD中繪制管道線圖形,首先需要確定管道的路徑和尺寸。然后在CAD中使用線條、圓弧、多段線等工具,按照路徑繪制管道的輪廓。
接著根據管道的特性,使用不同的線型、顏色和標注來區分不同的管道類型、流向和材質。
最后,為了方便后續的修改和管理,可以使用圖層、塊定義和屬性等CAD功能對管道線圖形進行組織和管理。
?本文目錄
液壓系統常用的清洗方法。
1.常溫手洗法 先用煤油、柴油或濃度2%~5%的水荊清洗液(金凈洗劑) 在常溫下浸泡,再用手刷洗,此法在小批零件清洗時普遍采用,但清洗效果欠佳,提高油溫可增強效果但欠安全。
2.加壓機械噴洗法 用2%-5%(特殊情況下用%)水劑清洗液,在適當溫度下加壓至0.5~1.0MPa。經噴嘴噴至零件表面。這種方法適用中批量零件的清洗,清洗效果較好。
3.加溫浸洗法 將上述濃度的清洗液加熱至~°C,浸洗5~min,為了提高手工清洗和浸泡的效果,可在清洗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劑,以提高去污防銹能力。
4.蒸氣清洗法 用有機溶劑(如三氯乙烯、三氯乙烷、三氯三氟乙烷或其混合物)在高溫高壓作用下,清除油污層。這是目前國外積極推廣的生產率高、三廢少的清洗法。
5.超聲波清洗法 這是目前國內清洗液壓元件普遍采用的方法。超聲波的頻率比聲波的高得多,傳播能量比聲波的大得多。在液體中傳播時,液體分子可得到幾十萬倍至幾百萬倍的重力加速度。使液體產生壓縮和稀疏的作用。壓縮部分受壓,稀疏部分受拉。受拉的地方就會因發生斷裂而產許多氣泡狀的小空腔,在瞬間又會因受壓閉合產生數千至數萬個大氣壓,這種空腔在液體中反復產生和消失,使壓力產生巨大變化。即可將附著在物體上的油脂和塵埃清洗干凈。
1.用溶劑清洗:常用溶劑有三氯乙烯、油漆稀釋劑、甲苯、汽油、四氯化碳等,這些溶劑都易著火,并有一定毒性,清洗時應特別注意。還可選用苛性鍋、苛性餌等堿溶液,界面活性劑以及電解脫脂清洗等,在洗后須用水洗等辦法趕快鏟除溶劑。
2.用毛刷清掃:應選用柔軟毛刷除掉濾芯的塵垢,過硬的鋼絲刷會將網式、線隙式的濾芯損壞,使燒結式濾芯燒結顆粒刷落,并且此法不適用于紙質過濾器。
3.超聲波清洗:超聲波效果在清洗液中,將濾芯上的塵垢除掉,但濾芯是多孔物質,有吸收超聲波的性質,可能會影響清洗效果。
、釋放液壓油箱內的液體。
2、將漏油周圍2公分左右寬度用角磨機打磨干凈,露出金屬光澤,這時就可以進行焊接了。1.制動油管破裂:如果剎車油管破裂程度小,清理破裂處,抹上肥皂,用布或膠帶堵住,最后用鐵絲或繩子纏住。2.制動油管斷裂:如果剎車的油管斷了,我們可以用口徑差不多的軟管連接,用鐵絲扎好,然后及時去修理廠修理。3.制動油管接頭漏油:如果剎車油管接頭漏水,我們可以用嚼過的口香糖暫時堵住,然后及時去修理廠修理。避免汽車零部件漏油的注意事項:1.按時檢查和維護汽車零部件上的密封圈和橡膠圈。2.汽車零件上的螺絲和螺母應該擰緊。3.避免高速通過坑洼,防止刮底損壞車油殼。
液壓油箱的清洗:將箱內的液壓油全部放出,撤出液壓濾芯,把泵和油箱之間的管路從泵的接口處拆開,放出管路內的油液,用洗油沖洗液沖壓油箱和管路,用醫用沙布把液壓油箱內部擦凈,液壓油箱和濾芯筒內必須徹底清理干凈更換新的液壓濾芯就可以了。
液壓油箱需要清洗的,尤其是柴油的,時間長了后 會堵塞油路引起發動機問題,清洗油箱,都是用油箱清洗劑清洗的。
首先簡單點的方法是用水,液壓油與水溶解就會變質。先用水沖洗,然后撒上土,含少量沙子的土,然后混合一下;
再用水沖洗掉就好了。液壓油不像柴油那么不好洗。再就是用洗滌劑反復沖刷也可以,直到清洗干凈,或者采用鋸末吸收,然后采用熱水浸泡沖刷。
叉車液壓系統在制造、試驗、使用和儲存中都會受到污染,為了清除污染,使液壓油、液壓元件和管道保持清潔最重要手段就是進行液壓系統清洗。生產中,液壓系統清洗通常有主系統清洗和全系統清洗。全系統清洗是指對液壓裝置的整個回路進行清洗,在清洗前應將系統恢復到實際運轉狀態。清洗介質可用液壓油,清洗時間一般為2-4小時,特殊情況下也不超過小時,清洗效果以回路濾網上無雜質為標準。
清洗注意事項:
1.一般液壓系統清洗時,多采用工作用的液壓油或試車油。不能用煤油、汽油、酒精、蒸氣或其它液體,防止液壓元件、管路、油箱和密封件等受腐蝕;
2.液壓系統清洗過程中,液壓泵運轉和清洗介質加熱同時進行。清洗油液的溫度為(-)℃時,系統內的橡膠渣是容易除掉的;
3.液壓系統清洗過程中,可用非金屬錘棒敲擊油管,可連續地敲擊,也可不連續地敲擊,以利清除管路內的附著物;
4.液壓泵間歇運轉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間歇時間一般為(-)min;
5.在清洗油路的回路上,應裝過濾器或濾網。剛開始清洗時,因雜質較多,可采用目濾網,清洗后期改用目以上的濾網;
6.液壓系統清洗時間一般為(-)小時,要根據系統的復雜程度、過濾精度要求和污染程度等因素決
7.為了防止叉車外部濕氣引起銹蝕,液壓系統清洗結束時,液壓泵還要連續運轉,直到溫度恢復正常為止;
8.液壓系統清洗后要將回路內的清洗油排除干凈。
一般出現這樣的問題有壓力上不去,加壓時壓力不足,回程慢等,甚至有時候空載壓制時動作等操作一切正常,當放上工件壓制時再拉伸或壓緊時就不能動了。
確定那個動作出現問題將有關聯的閥體查下清洗并檢查閥體內腔有無異物,也可以電點動開一下油泵電機用液壓油沖洗一下插裝閥內腔。
液壓油濾芯這個沒有硬性規定的,一般6個月左右。
1、更換液壓油濾芯前先放掉箱內原有液壓油,檢查回油濾芯,吸油濾芯和先導濾芯三種液壓油濾芯,看是否附有鐵屑銅屑或其他雜質,若有,則可能存在液壓元件故障,需檢修排除后,清洗系統,再行更換;
2、更換液壓油時須同時更換所有液壓油濾芯(回油濾芯,吸油濾芯,先導濾芯),否則相當于沒換;不同標號、不同品牌的液壓油不混用,因為這可能會引起液壓油濾芯反應變質產生絮狀物;
3、加油前必須先裝上液壓油濾芯(吸油濾芯),液壓油濾芯罩著的管口直接通向主泵,進了雜質輕則加速主泵磨損,重則打泵;
4、加完油后注意主泵要排空氣,否則輕則暫時全車無動作,主泵異響(空氣音爆),重則氣穴損壞液壓油泵。排空氣方法是直接在主泵頂部松開管子接頭,直接加滿即可;定期做一下油品檢測,液壓濾芯本來就屬于易耗品,平時堵塞后是需要立即更換的;
5、注意將系統油箱及管路沖洗干凈,加油時應通過帶過濾器的加油裝置。不要讓油箱內的油液直接與空氣接觸,新舊油不要混合,這對于延長濾芯的使用壽命還是有幫助的。
?本文目錄
具體為:出油口連接主油缸的A油管,回油口連接轉向閥的B油管,吸油口連接油箱的C油管。
這樣的管路接法是為了保證液壓系統中油流的通暢和正常工作。
具體的管路接法必須要根據液壓系統的實際需求進行設置。
液壓泵單管回油是液壓系統中的一種常見回油方式。它通過一個管路將液壓缸的回油導回液壓油箱。工作原理是液壓泵通過吸油口將油液送入液壓缸,然后液壓缸的工作活塞將油液推向工作位置。在工作結束后,液壓缸的回程活塞將未用的油液通過單獨的回油管路返回液壓油箱,實現液壓油的循環利用,從而實現高效能的工作。
此方式簡單且成本低,但需要額外的回油管路。其他回油方式包括雙管回油和內置閥回油,每種方式都有其特點和適用場景。
挖掘機液壓系統是由一些基本回路和輔助回路組成,它們包括工作回路、限壓回路、卸荷回路、緩沖回路、節流調速和節流限速回路、行走限速回路和先導閥控制回路等。其元器件主要由工作泵、補油泵、先導控制閥、分配閥、安全閥、大臂油缸、小臂油缸、鏟斗油缸、油箱及相關管路等組成。
挖掘機液壓系統在工作過程中,液壓油自油箱底部通過濾油器被工作泵吸入,從油泵輸出具有一定壓力的液壓油進入一組并聯的分配閥。通過手柄―→先導閥―→工作閥組來實現相應的動作,系統通過總油路上的總安全閥限定整個系統的總壓力,各組工作油路的安全閥分別對相應油路起過載保護和補油作用
1.儲油罐內回油濾清器堵塞
儲油罐內回油濾清器長期不保養,更換,造成堵塞,使助力油循環不暢,造成回油背壓增大,同樣會使方向沉重。
兩個限位閥的密封圈失效,使活塞兩腔相通造成助力失效。
2.缺油-系統有空氣
如果助力系統缺油,造成系統內有空氣,此時不僅轉向沉重,而且在轉向時還有噪音,此時按加油與放氣的程序進行排氣即可。
液壓前泵主要給斗桿、回轉、左行走和動臂供油,液壓后泵主要給鏟斗、動臂、右行走供油。
實機下,斗桿的雙向動作、動臂的提升、鏟斗的挖掘(選裝)是雙泵供油的。液壓泵是液壓系統的動力元件,是靠發動機或電動機驅動,從液壓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壓力油排出,送到執行元件的一種元件。液壓泵按結構分為齒輪泵、柱塞泵、葉片泵和螺桿泵。
工作原理:主要是類似于往復循環的增壓器。在氣動液壓泵底部活塞由二位四通先導閥來控制。氣動液壓泵為自填充型泵,一般來說,無需使用空氣管線潤滑器。當驅動活塞向上運行時,將液體吸入泵內,此時入口處的單向閥打開,出口單向閥關閉。
當活塞向下運行時,在液體一側會形成一定壓力,壓力會將入口處單向閥關閉,出口處單向閥打開。
(1)開動液壓剪板機刀片機器作空轉若干循環,確保在正常情況下,試剪不同厚度板料由薄至厚,確保用戶熟悉液壓剪板機刀片性能。
(2)試剪時不同板厚時必須調對不同刀片間隙。若不調對相應的刀片間隙,則影響刀片耐用度。
(3)液壓剪板機刀片在剪切過程中打開壓力表開關,觀察油路壓力值,剪mm板時壓力應小于MPa。
(4)出廠時壓力調定—MPa,用戶必須遵守此規定,不得為剪超規定材料面提高壓力,造成機器損壞。
(5)操作時聲音平衡,液壓閘式剪板機刀片如有雜音,應停車檢查。
(6)液壓閘式剪板機刀片操作時油箱提高溫度<度,超過時關機休息。
循環泵是用于輸送或循環液體的設備,用于供暖、空調、工業過程等領域。循環泵的正常運行需要有足夠的水來進行液體輸送。所以,情況下,沒有水的情況下是無法啟動循環泵的。
當循環泵沒有水時,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考慮:
1. 液壓系統:循環泵在運行之前,需要有足夠壓力的液體來啟動。沒有液體(水)的情況下,流體傳遞和液壓系統將無法正常工作,因此循環泵無法啟動。
2. 泵的損壞:循環泵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啟動,會導致泵內部部件出現摩擦和過熱,從而損壞泵的關鍵部件,如葉輪、密封件等。這將導致泵的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3. 過載保護:循環泵配備了過載保護裝置,以防止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啟動。過載保護裝置會檢測到沒有水的情況并阻止泵啟動,以避免損壞泵的部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對新安裝的循環泵進行試運行之前,會在短時間內允許啟動循環泵而沒有水。這種情況下,必須嚴格控制啟動時間,并確保監控泵的運行情況,以避免對泵造成損害。
綜上所述,循環泵沒有水時無法正常啟動,并且啟動時沒有水會導致泵的損壞。因此,在使用循環泵之前,一定確保有足夠的水供給,以保證循環泵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