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調節池停留時間規范要求
6小時以上。根據查詢中國工業網顯示,煤礦礦井水經過井下高揚程水泵提升進入調節池,調節池設計要求效停留時間6小時以上。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開采煤炭資源的區域,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
調節池的池容設計依據哪個設計規范
嚴格來說,調節池容積應該這樣設計:根據現場一天小時的排放規律繪制出小時排放量曲線,與平均排放量G與圍成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肯定有高于平均流量的,也有低于平均流量的,從中選取最大的高于平均流量的區域A和低于平均流量的區域B,
請問下對皮革廠產生的廢水的檢測問題
廢水處理改造設計方案一.概述: 皮革廠產過程中廢水主要來皮革的加工工序,污染物主要有: 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含有大量蛋白質、油脂、脂肪酸、皮屑、毛發及食鹽、純堿、石灰、硫化鈉、鉻鞣劑、酸、染料等化工原料。是高濃度的有機廢水,污染物種類繁多,成份復雜,水質水量變化系數大且有惡臭現象。這類廢水特點是COD值變化范圍大且溫度高、易發臭。 該廠原有一套簡易的污水處理設施,但隨著生產的發展,已不能達到處理要求;此類廢水若直接排入天然水體,不但危及水體生態系統的生存和發展,而且直接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為了保證廢水的有效處理及達標排放,需在原有基礎上改進廢水處理設施。受該廠委托,我公司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設計該廢水治理工程方案,本方案實施以后,將對廢水進行嚴格的處理,防止對受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實現達標排放或回用。二. 存在問題污水設施運行多年,設施老化;污水達不到凈化要求,出水水質欠佳,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①未有格柵,導致調節池有大量大塊垃圾,影響后級處理單元; ②工藝決定處理負荷太重,處理效果不穩定,導致經常不能達標排放; ③缺少污泥干化處理專用設備,污泥體積大,難以處置; ④周圍環境綠化少; ⑤沉淀池原有蜂窩填料為玻璃纖維,現由于玻璃纖維鋼脫落,大量污泥淤積于蜂窩孔中,致使沉淀效果不好二. 解決方法與該單位人員現場勘察協商提出如下方法: ①加裝不銹鋼格柵; ②后級加裝氣浮水處理設備一套; ③改造污泥池,加裝板框壓濾機一臺; ④改善周圍環境; ⑤清理加固反應、沉淀池,重刷油漆,更換蜂窩斜管填料及支架。 1.1 設計原則(1)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確保出水達到國家及地方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2) 采用目前國內成熟、實用的處理工藝,穩定可靠地達到治理目標要求。(3) 技術路線簡單明了,操作管理方便,工藝流程抗沖擊能力強。(4) 在上述前提下,做到投資少,運行費用低。 1.2 設計依據及標準(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廣東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3)《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中一級標準(4)《排水工程設計手冊》(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6)業主提供的有關水量水質的資料 1.3 設計范圍本方案設計范圍為廢水處理站從格柵井進水口至出水口的工程設計,包括工藝、土建、電氣、自動控制及工程概算。 1.4 設計目標 根據甲方要求,排放水質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中一級標準和《廣東省水污染排放標準》DB-中一級標準,排放標準要求: pH: 6~9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硫化物: ≤1.0mg/l 動植物油: ≤mg/l 2. 廢水處理總體方案 2.1 排水水量、水質及排放標準廠方提供水量為 m3/d,設計取m3/h。根據廣州市天河區環境監測站《廣州天河皮革廠監測結果報告》和我們以往的工程經驗和參考同類型工廠廢水的水質,對廢水的水質、處理后水質、及排放標準確定如下進出水質情況 表一 pH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硫化物 (mg/l) 動植物油 (mg/l) 設計進水濃度 8~9 1.5 設計出水濃度 6~9 ≤ ≤ ≤ ≤1.0 ≤ 2.2用地規劃根據甲方提供與設計方測繪研究確定。 2.3工藝流程綜上所述,本方案以:混凝反應+斜管沉淀+氣浮的工藝。工程原理為:(1) 由于車間廢水排放的不均勻,車間預處理后混合廢水經格柵除去大塊雜物后流入調節池調節流量、均衡水質。在調節池設置曝氣管道進行預曝氣,一方面使廢水混合均勻,另一方面可去除廢水中的還原性物質,保證后續處理的效果。(2) 調節池中廢水用泵泵入反應器自流入沉淀進行沉淀處理,去除大部分的懸浮物、石油類油質等。(3) 經過沉淀處理的廢水流入氣浮處理單元,經過氣浮作用,可以將污染物去除處理后的水可達標排放或回用。(4) 本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泥用壓濾機脫水后外運。本工藝具有效率高、能耗低、運行成本低、能穩定運行、占地面積少、操作簡便等特點。 工藝流程見下圖: 3. 廢水處理工藝設計參數 3.1 主要建、構筑物說明 1)調節池1座作用:均衡水量、水質,使后續凈化處理正常工作,池內安裝提升泵,將廢水提升至下一處理單元。規格:原有結構:原有設備:提升泵原有 2)混凝反應沉淀池作用:將廢水混凝反應沉淀,廢水自流至下一處理單元。 規格:原有 結構:鋼結構設備:原有 2)氣浮設備 設計流量:Q=m3/h 氣浮工藝采用定型的二級氣浮設備。 3) 污泥池 作用:污泥儲藏。規格:2.0×2.0×2.0m ,表面負荷0.m3/(m2.h) 設備:污泥泵 壹臺 4. 土建設計 4.1 土建設計原則(1) 滿足使用功能要求,在滿足工藝流程通暢的條件下使廢水處理站的布置緊湊合理、聯系方便。(2) 合理布局,力求與該工廠周圍環境協調統一。(3) 符合工廠整體規劃的要求。(4) 充分結合利用地形、地質及水文等條件,選擇合理的結構類型和基礎處理,力求經濟合理。(5) 合理確定設計地面形式和設計標高,做好場地平整、排水和防洪處理。(6) 合理進行站場的綠化布置,以達到綠化園林的藝術景觀效果。 4.2 結構設計要點(1) 基礎類型設計暫時按天然地基進行設計考慮,地基承載力待施工設計時根據實際的工程地質資料再詳細計算并確定基礎類型和地基處理方法。(2) 水池采用防水砼澆筑,要求抗滲等級為S6級。 4.3 總平面布置(1) 根據工廠總體布局和指定的站場位置,以及廢水人口和排放口位置,按照廢水處理工藝流程進行平面布置,以求布局合理,在滿足工藝設計要求的條件下達到整體美觀的目的。(2) 充分結合場地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進行站場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的豎向布置,選取適當的標高作為站場場地標高,盡量減少土方開挖。 4.4 建構筑物一覽表序號 名 稱 規格(L×B×H)MM 數量 結構類型 備注 1 格柵水池 ×× 1座 鋼筋混凝土 2 調節池 原有 1座 鋼筋混凝土 4 污泥池 ×× 1座 鋼筋混凝土 5. 配電及自動控制 5.1 設計依據(1) 工藝專業提供電氣設計要求及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電氣設計資料。(2) 《工業與民用供電系統設計規范》(GBJ-)(3) 《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GBJ-)(4) 《工業與民用通用設備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J-)(5) 《建筑防雷設計規范》(GBJ-)(6) 《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接地設計規范》(GBJ-) 5.2 設計范圍(1) 廢水處理站的動力配電、照明配電、防雷接地系統。 5.3 電源及用電負荷 廢水處理站設一路供電電源(由甲方提供),/V,Hz,配電系統采用三相五線制,單相三線制,負荷等級為三級。 5.4 動力配電及電纜敷設(1) 電力電纜選用VV型,控制電纜選用KVV型,經穿管敷設,需直埋的電力電纜或控制電纜用VV或KVVP型。 5.5 照明配電 由配電柜提供~V電源作室內外照明電源,用BVV電線經難燃塑料線槽沿墻明敷。 5.6 防雷接地(1) 利用建筑物的基礎鋼筋作自然接地體,或安裝人工接地極,接地電阻應小于歐姆。(2) 建筑物用避雷帶和短避雷計作防雷保護。 5.7 自動控制 本工程須在地面上的配電間內設置一總電箱控制整個廢水處理的電氣。 按電氣要求,運行設備設置有過流、過載、斷相、短路保護,等自動化設施,運行可靠,使用壽命長。 6. 工程投資估算
關于醫院m3/d污水處理站處理工藝初步設計問題
《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有非常詳細的設計要求,你可以參考看看。
我見的比較多的是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池或者A/O法,具體的工藝還需要根據實際醫院廢水情況來定,中醫、西醫等等;還要考慮尾水是回用、排入污水廠還是排入河流,都有不同的處理要求,處理方法也會有不同。
由于醫院污水的大多進水水質一般,基本上大家就用生化處理去除COD等常規污染物,生化處理后接一個消毒,可以用二氧化氯消毒。如果工藝的話: 廢水→格柵(去除針管等)→調節池→初沉池→A/O池(里面可以用組合填料)→二沉池(污泥回流至A池)→混凝沉淀(或者用過濾)→ClO2消毒池→出水。如果進水COD高的話,可以考慮在A/O前面加厭氧。
其實在百度上搜“醫藥廢水設計方案”就有很多的,可以多參考。
隨便答一下,滿足不了財富值的要求,你還是留給其他回答的更好的人吧。
污水處理線型填料布置尺寸多少?
1、格柵
設備寬,人工定時清污。
2、調節均衡池
由于生活區排出的廢水,水質、水量、酸堿度等水質指標隨排放點變化及排水時間大幅度波動,為使處理構筑物和管渠不受廢水高峰流量或濃度變化的沖擊,需設調節池,起調節均衡水質水量作用。
調節池的較小有效容積應能夠容納水質水量變化一個周期所排放的全部廢水量,根據我們常規設計,調節設計停留時間為小時,有效容積為m3。調節池內采用穿孔曝氣管進行預曝氣。
調節池規格尺寸為:L4.0XB3.0XH3.5m
調節池內安裝二臺污水提升泵(1用1備),污水泵采用PLC控制,采用液位及時間聯動方式來控制水泵的正常運行。
3、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技術說明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設備采用鋼結構,總規格為8.0×2.0×2.5。箱體安裝于地表下,上留檢修人孔。箱體組成:水解酸化池(A級池)、二級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池、風機房等組成。具體各單元規格見下文詳述。
3.1、A級生化池
A級生化池的內尺寸為1.5m×2.0m×2.5m,有效水深2.0m,內掛生物填料。該填料使用壽命長,掛膜、脫膜容易,使污水處理處理狀態,有利于生物降解。主要工藝參數為:HRT=2.0h。
3.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池
一、二級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內尺寸為3.8m×2.0m×2.5m。
池有效水深2.0m,內掛生物填料。采用微孔曝氣器進行曝氣。主要工藝參數為:HRT=5.1h;容積負荷0.8KgBOD/m3.d,氣水比為:1。
3.3、二沉池
二沉池采用豎流式沉淀池,考慮到生活污水污泥沉降性能一般,設計二沉池處理負荷為0.m3/h.m2,二沉池內尺寸為1.7m×2.0m×2.5m。
排污方式為泵提排泥。
3.4、消毒池及污泥池
消毒池按規范:“TJ-”標準不小于0.3小時,本污水消毒時間設計為0.5小時。消毒采用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
消毒池HRT=0.5h,有效水深2.0m。氯消解量控制在~g/ m3左右,具體通過調節排水的細菌總數來控制。
消毒池內尺寸為0.m×2.m×2.5m。
污泥池內尺寸為0.m×2.m×2.5m。
風機房內尺寸為1.m×2.m×2.5m
環境工程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要怎么做?需注意些什么,查閱些什么資料?可不可以介紹下?
推薦你去看看張自杰的《排水工程》下冊和《廢水處理理論與設計》以及《給水排水設計手冊》。及其他相關資料。大致可以:1、工藝流程和工藝原理說明
根據進出水水質,確定整個工藝流程(含污泥處理),并畫出高程布置圖,廠坪標高,并不考慮出水受納水體的高程。
2、計算過程和參數選取
1)處理程度的計算與確定
2)主體構筑物的參數選取與計算(包括空氣管路和曝氣頭的設計)
3、畫出平面布置圖和剖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