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區位于珠江三角洲與粵西山區交匯地帶,土地資源豐富,適宜連片開發和大項目建設發展。這里有3萬畝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未利用土地,中、遠期可供開發的土地面積更是高達萬畝。此外,鼎湖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鼎湖山脈的溪水四季長流,水質純凈。九坑河水庫作為省級飲用水源保護地,年平均產水量達1.3億立方米。西江貫穿全境,成為鼎湖與外界的生態走廊。鼎湖區水資源豐富,現有多家飲用水生產銷售企業,年產量達到萬噸。
在旅游資源方面,鼎湖區坐擁西江、硯洲島、鼎湖山、鳳凰山、九龍湖等自然景觀,被譽為“名江、名山、名氣、名泉、名湖”匯集地。肇慶作為兩廣首府,鼎湖更是包公文化的重要傳播地,歷史文化、文物古跡、民俗風情等人文資源豐富多樣,具有獨特特色,是發展旅游的理想寶地。
電力資源方面,鼎湖區電力設施完備,電力供應充裕。全區有4個萬伏變電站,正在規劃立項審批的萬伏輸變電站1個,主變容量.5萬千瓦,日負荷最高超過萬千瓦。區內供電網絡齊全,供電線路覆蓋城鄉,能夠滿足區內工業、居民和旅游的需求。
為了進一步促進鼎湖區的發展,一些大型項目正在規劃和建設中。例如,鼎湖城市商務中心開發項目,占地面積多畝,總投資億元,將建設成為以酒店會展為主功能的城市商務中心。鼎湖月畔灣文體休閑運動基地項目,總投資億元,將利用鼎湖山品牌優勢,建設大型文體休閑游樂基地。鼎湖山鳳凰生態旅游開發項目,總投資億元,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打造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硯洲島生態文化旅游開發項目,總投資億元,將開發成為集祈福、文化、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嶺南第一休閑島”。肇慶新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依托肇慶新港發展港口物流經濟,擬引入投資者申報建設保稅物流中心(B型)。永蓮污水處理廠項目,總投資3億元,計劃采用BOT、BT等形式合作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首期建設規模為每天1.5萬噸,以促進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昆明的安順社區負責管理新迎小區。年,昆明共有十家綠色社區,其中包括五華區的大觀商業城社區、順城社區,西山區的觀音山社區,以及盤龍區的華潤中央公園和官渡區的海倫國際住宅小區。同時,昆明還有四所環境教育基地,包括度假區的撈魚河污水處理廠、晉寧區污水處理廠(晉寧清源排水有限公司)、嵩明縣榮凈污水運營有限公司和空港區的昆明三峰再生能源發電有限公司。
昆明古城社區內部有一支由社區居民自發成立的志愿服務隊——正德志愿服務隊,成員人數超過二十人。自成立六年以來,志愿者們在古城社區組織了多次“溫暖進社區、分享愛心粥”活動。除此之外,昆明還有二十四所綠色學校,包括五華區的貝爾樂幼兒園、虹山小學、鐘英實驗學校和外國語實驗小學,以及官渡區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小學官渡學校、小板橋鎮中學和櫻花語幼兒園等。
錦程街道的安順社區以紅旗黨建為引領,實施三長機制,開展保企業促發展的活動。該社區聯合騰訊公益和吉林省慈善總工會,共同參與計劃,為保企業的發展獻策獻力。通過這些努力,安順社區在社區管理和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贏得了居民和企業的廣泛贊譽。
呈貢區的烏龍、洛羊、龍城、斗南、吳家營、雨花、大漁、馬金鋪八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為??平方公里(含滇池草海水域?.7?平方公里)。本規劃期限為?-年。
擴展資料圍繞昆明市域城鎮體系發展要求及各區縣發展的戰略目標,突出政府主導作用,統籌規劃和安排各項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努力構建服務城鄉、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
構建與“中心城區—二級城市—三級城市(鎮)—重點鎮—一般鎮”的市域城鎮體系結構相適應,與昆明市域各區縣發展要求相匹配,與服務需求相適應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福利四大類公共服務設施。
昆明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年)成果-云南房網
建榮量產工具axb(建榮量產工具)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揭開滇池污染冰山一角
房地產項目環湖貼線開發建設每年至少1億噸污水直排內湖
電腦
③
● 除了當地截污不力以外,滇池正在被房地產項目全面圍堵,“與湖爭土地,與湖爭空間,與湖爭生態”,甚至到了“寸土不讓”的地步。滇池南岸的長腰山竟然變成“水泥山”
● 因“貼線開發”,打擦邊球問題突出,《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對滇池的保護作用被大打折扣
● 滇池污染治理是個系統工程,環湖大量開發房地產把滇池的自然生態系統人為割斷,滇池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也難以完整保留
□ 本報記者 郄建榮 文/圖
位于云南昆明的滇池是我國污染防治史上最早啟動的治理工程之一,距今跨越了至少5個5年規劃,但監測顯示滇池水質仍屬輕度污染。
滇池污染為何歷經年仍然治不好?今年4月,中央第八生態環保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昆明下沉督察時,揭開了冰山一角。
督察組調查了滇池周邊多個房地產項目后發現,除了當地截污不力以外,滇池正被房地產項目全面圍堵,“與湖爭土地,與湖爭空間,與湖爭生態”,甚至到了“寸土不讓”的地步。滇池南岸的長腰山竟然變成“水泥山”。
因“貼線開發”,打擦邊球問題突出,《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滇池的保護作用被大打折扣。大量違法違規上馬的房地產項目不僅嚴重破壞了滇池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還使得滇池的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被人為割斷。
督察組指出,昆明市遲遲不按《條例》要求編制出臺滇池保護規劃,導致滇池保護長期無“規”可循,滇池“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現象愈演愈烈。
《法治日報》記者隨督察組在昆明下沉督察時發現,滇池房地產項目無序開發暴露出的只是滇池污染治理“久治不愈”的冰山一角。雨污分流不徹底,城鎮污水收集管網長期欠賬,每年逾億噸污水直排滇池,為保持滇池水質仍需每年數億噸的“生態”補水……滇池污染年治不好確有其因。
居住人數成倍增長
污染負荷大幅增加
督察組進駐云南一定會看滇池的水質改善情況。沒有例外,督察組副組長翟青一行一到昆明,便將關注重點首先定位在滇池的水質改善上。
4月日一早,督察組一行來到位于昆明市西山區的滇池草海5號地塊(以下簡稱5號地塊)。5號地塊是一個大型房地產項目,地塊內有7家房地產公司同時在開工建設。“5號地塊項目是經過規劃批準的,嚴格依照《條例》要求在開發。”在5號地塊售樓處旁的一塊展板前,西山區副區長向督察組一行介紹項目開發情況時一再強調,5號地塊是依法開發建設的。
邊聽邊問,督察組一行通過隔網進入與項目幾十米遠的草海一級保護區。站在草海一級保護區內,可以清晰地看到5號地塊上多棟建筑正拔地而起。
“這塊地是干什么用的,到底要蓋個什么,是商場還是什么?”對于翟青提出的問題,昆明市西山區副區長的回答前后矛盾。后督察組被告知,5號地塊總共建設面積萬平方米,其中萬平方米是解決5號地塊多名原住民的居住問題。
5號地塊售樓處距離草海一級保護區米。在售樓處內,西山區所稱“萬平方米留給原住民”的謊言被督察組當場拆穿。在督察組的層層追問下,昆明市西山區副區長不得不承認,規劃的萬平方米全是商品樓,不包括有原住民的萬平方米,萬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納5萬人居住。售樓處內擺放的5號地塊宣傳畫冊更是直言,5號地塊打造的是“昆明鼎級富人區”。
“督察組盯住項目規模以及容納人數,是要看項目給草海增加多少污染負荷。”在督察組看來,原本只容納人的5號地塊在人口呈倍增長后,這一區域的水污染負荷或許會成倍增長,勢必對滇池水質改善帶來嚴重影響。
滇池草海是滇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的重要棲息地之一。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草海水質仍是劣V類。《法治日報》記者在草海一級保護區的濕地中看到,厘米左右的死魚就“躺”在湖水邊。
房產項目無序開發
生態功能基本喪失
從5號地塊到滇池南岸,從“昆明鼎級富人區”到長腰山“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滇池周邊房地產項目一個接著一個開發建設。
4月日下午,督察組一行來到建在滇池南岸的由昆明諾仕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仕達集團)開發的長腰山“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呈現在督察組眼前的長腰山,或大量裸露的黃土被稀疏的綠網覆蓋,或一幢幢住宅樓正在盤山而建。而長腰山下就是一池滇池水。
在現場,昆明市晉寧區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及諾仕達集團相關負責人均告訴督察組,長腰山項目是符合規劃要求的。而督察組調查發現,諾仕達集團開發建設的“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大量項目就建在滇池二級保護區內,這些項目約占長腰山總面積的%,規劃建設別墅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棟,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其中,面向滇池區域規劃建設別墅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棟。
督察組在現場對比之前的遙感圖像后發現,原本郁郁蔥蔥的長腰山如今已經變成了“水泥山”——“滇池的腰沒了”。
年版的《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明確規定:“滇池一級保護區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建筑物和構筑物;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只能開發建設生態旅游、文化等建設項目,禁止開發建設其他房地產項目。”
年7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曾指出,諾仕達集團建設的有關項目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但晉寧區及諾仕達集團不僅沒有認真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在滇池一級保護區毀壞生態林建設了一條瀝青道路,并陸續在滇池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違規開發建設房地產項目。”督察組指出,至年7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時,諾仕達集團已在二級保護區內建成棟別墅,占地畝,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
據督察組介紹,年至年間,諾仕達集團陸續在長腰山三級保護區建設棟別墅、棟多層和中高層房地產項目,共計占地畝,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
督察組指出,整個長腰山被開發殆盡,生態功能基本喪失。
借坡下驢貼線開發
保護條例收效甚微
督察組在昆明下沉督察期間,所到項目,開發商及當地政府均表示,項目經過正規審批,沒有違反《條例》。但督察組現場調查卻發現,有些項目雖然沒有違反《條例》,但“貼線開發”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在打法律的擦邊球。
年月,云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修訂通過《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規定在滇池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可以建設健康養老、健身休閑等生態旅游、文化項目。
督察組透露,該條例增加這一內容后,“諾仕達集團‘借坡下驢’,更加肆無忌憚,打著健康養老產業的幌子,在滇池二級保護限制建設區內繼續開工建設棟別墅,共計占地畝,建筑面積萬平方米”。
“這些別墅的房屋不動產權證‘權利性質’一欄為‘市場化商品房’,單套網簽備案價在萬元至萬元之間,并非對外宣稱的健康養老項目。”督察組調查查實,諾仕達集團實際上是以健康養老產業之名,行房地產開發之實。
在5號地塊,項目開發商告訴《法治日報》記者,項目距離草海一級保護區最近處不過米左右。在昆明市西山區副區長看來,雖然是“貼線開發”,但是沒有違反《條例》規定。
對于5號地塊披著合法外衣大搞“貼線開發”的做法,督察組給予嚴厲批評。督察組指出,滇池草海片區“貼線開發”問題突出,大量房地產項目與湖爭地,“寸土必爭”“寸步不讓”,環草海公里湖濱帶被房地產等項目侵占。年至今,草海片區共開發建設地塊個,占地畝,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
“‘貼線開發’實際上是在打法律的擦邊球。《條例》規定米不能開發,那么我就在.米處開發。”督察組成員告訴《法治日報》記者,摳法律條文,這種“寸土不讓”的行為確實沒有違反《條例》,但如果所有項目都搞“貼線開發”,勢必會嚴重影響滇池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這位督察人員指出,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項目利用《條例》大作“合法”文章,《條例》有被開發商綁架的危險,長此下去,無法發揮保護滇池的作用了。
4月日,昆明市市長劉佳晨在昆明市與督察組共同召開的座談會上表示,下一步,昆明市將推動《條例》修訂,對滇池實行“頂格立法、頂格編制規劃、頂格保護、頂格監管、頂格執法”。
修訂《條例》能不能最終遏制“貼線開發”問題,值得關注。
人為割斷生態系統
滇池污染久治不愈
早在“九五”時期,我國就啟動了“三湖”“三河”“兩區”的污染防治,這也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對重點湖泊、河流以及地區進行污染治理。其中,“三湖”就包括滇池。如今年過去了,滇池的水污染問題仍然沒有完全解決。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顯示,滇池仍屬輕度污染、中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與“三湖”中的太湖和巢湖相比,滇池雖然同屬輕度污染,但富營養程度在“三湖”中最高。
不得不提的是,為了緩解滇池的水污染程度,昆明市持續多年對滇池進行生態補水。據地方有關人員介紹,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自年開始運行,截至去年底,通過牛欄江累計向滇池補水.億立方米,其中年至年每年補水量在5.3億至6億立方米之間。《法治日報》記者隨督察組在昆明下沉督察期間,地方有關負責人透露,“前幾年每年補水的錢都要花上多億元”。
更嚴峻的是,近年來,牛欄江可補的水越來越少,特別是干旱年份。不久,昆明市或將從更遠的金沙江調水補充滇池。據了解,年,從牛欄江引水2.億立方米,因干旱原因相較前幾年大幅減少約%,導致當年水質明顯下降。顯然,“滇池治污部分要靠調水補水”已是不爭的事實。
一邊要靠生態補水來緩解滇池的水污染,一邊又在無序大量上馬房地產項目。據督察組調查,目前,滇池外海公里已開發公里;草海區域如果剩余的兩個項目也全部建成,公里的草海岸線房地產開發就將實現沿湖“全覆蓋”。
督察人員指出,在滇池周邊上馬的這些房地產項目,將使滇池周邊的居住人群成倍增加,“5千人搬遷了,又新來了5萬人”。“表面上看,排進滇池的這些生活污水是經過處理的水,但終究是被污染過的水,與原本的生態水完全不同。”這位督察人員說,大量房地產項目會加大滇池的污染負荷。
以長腰山項目為例,督察組透露,大量擋土墻嚴重破壞了長腰山地形地貌,原有溝渠、小溪全部被水泥硬化,林地、草地、耕地全部變成水泥地。長腰山%以上區域擠滿了密密麻麻的樓房,整個山體被鋼筋水泥包裹得嚴嚴實實,基本喪失了生態涵養功能。
前述督察人員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在被開發房地產之前,長腰山擁有完整的生態系統,雨水經過林草茂密的生態系統進入滇池,與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水進入滇池完全不是一回事。
翟青指出,滇池污染治理是個系統工程,環湖大量開發房地產把滇池的自然生態系統人為割斷,滇池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也難以完整保留。
除了大量上馬房地產項目外,督察組在昆明下沉督察期間還發現,昆明市的污水收集與處理“數據”和實際情況嚴重不符。昆明市住建局與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的文件資料顯示,年,昆明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為.%,處理率為.%。而督察組實際核實的數據表明,昆明市的污水收集與處理率遠沒有這么高,昆明市每年至少有1億多噸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滇池。
房地產項目無序開發導致滇池生態完整性被破壞,滇池生態空間被擠占,昆明城區污水收集管網嚴重短缺,雨污混流大量存在,導致每年上億噸污水直排滇池。這些問題無疑都是滇池污染治了年還治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督察組指出,滇池所在當地黨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在滇池保護治理上態度不堅決、行動打折扣,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只算小賬、不算大賬,只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沒有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沒有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滇池。云南省相關職能部門也被督察組批“履職不到位,未及時指出并制止滇池長腰山等區域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
督察組透露,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滇池保護治理工作進行現場督辦,對長腰山過度開發提出整改措施。
制圖/李曉軍
圖① 在諾仕達集團項目內矗立著滇池一級保護區的界樁。
圖② 督察組在長腰山電腦項目現場調查時,當地人員向督察組介紹該項目。
圖③ 長腰山項目與滇池湖水相連,項目下面就是滇池湖水。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