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資料
亦莊開發區也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大興區東北部地區;籌建于年,年開始建設并對外招商,年8月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中國北京東南亦莊地區,是北京市唯一同時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于年開始建設,年8月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北京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七平方公里的開發區被納入中關村科技園區亦莊科技園。年1月5日,北京市政府批準《亦莊新城規劃(-年)》,明確了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功能區的亦莊新城是北京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為.8平方公里,由產業區、商務區和生活區構成,是北京重點發展的三個新城之一。開發區定位為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承擔著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產業和帶動區域發展的重任。年,開發區與大興區行政資源整合,總面積達到平方公里。年,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到億元。
開發區的發展目標是成為戰略產業開發區、區域發展支點、創新驅動前沿、低碳綠色家園。開發區提出“一體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一體化是指加大統籌發展力度,堅持一體化規劃、建設和管理,形成城市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高端化是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高端、高效、高輻射產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水平。國際化則是緊跟北京向中國特色世界城市邁進的步伐,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
開發區規劃設想包括“三城、三帶、一軸、多點、網絡化”的布局,構建“新城-新市鎮-農村社區”的新型城市體系。亦莊新城作為南部高端制造業發展的主體平臺,大興新城作為地區行政和文化中心,新航城作為世界城市的門戶樞紐,帶動高端臨空產業集聚。
截至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家企業,其中包括家世界強企業的個項目。開發區形成了以諾基亞、京東方、中芯國際、奔馳為代表的產業集群,涵蓋了移動通訊、顯示器、集成電路、汽車制造、生物制藥、裝備制造、醫療設備和新能源等領域。
生態工業方面,開發區已初步形成完善的生態工業體系,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與環境持續改善的良性循環。年,開發區萬元GDP水耗僅為5.8噸,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同時,開發區的工業重復用水率、再生水使用率及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逐年上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便利。開發區距離市中心天安門廣場.5公里,距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公里,距鐵路貨運站7公里,距公路貨運主樞紐5公里,距國際物流中心1公里,距天津新港公里。開發區通過多條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以及城市輕軌,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開發區內軌道交通的城鐵亦莊線與縱貫北京的5號線相連,區內成壽寺路與市區三環路相連,分鐘即可抵達市區。
開發區為入區企業提供了完備的“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和一系列配套功能,包括海關、商檢、外匯管理、保稅倉庫、污水處理廠、商務中心、郵局、銀行等。開發區具備比較完善的商業配套設施,包括百貨公司、超市、專營店、快餐店、影院等。教育方面,開發區擁有亦莊中學、北京二中和史家胡同小學合作建設的開發區實驗學校等,滿足了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育需求。醫療條件方面,開發區內有同仁醫院開發區分院、亦莊醫院等大醫院,以及寶天中醫診所、北京正安門診等中型醫院。
新城近期發展與實施政策
來源:管委會辦公室 發布時間:--
強化近期建設和分期實施規劃,摸清現有土地存量,研究投放時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引導重點示范區建設,發揮帶動作用。
第1條 新城近期發展目標
(1)大力引導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疏解中心城職能,形成區域產業引擎。
(2)加快構建綜合型產業新城基本架構,為進一步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3)構建與自然平衡的生態環境。
第2條 分片區用地資源供給分析
(1)新城核心區已經完成全部的基礎設施建設,片區內絕大部分為建成區和正建或已批待建區,建設用地已經基本供應完畢。
(2)河西區和路東區目前僅完成了少量的建設,新增開發用地和改造用地較多,并且在空間上同核心區聯系緊密,市政基礎設施易于接入,應是近期建設發展的方向。
(3)站前綜合區擁有大量的可開發用地,并且受京津城際鐵路樞紐站的帶動,車站周邊也是近期建設的重點。
(4)馬駒橋居住組團約完成三分之一的建設,下一步應采取適當的控制和引導,隨著新城的發展需求,逐步釋放居住空間。
(5)物流區基本處于起步階段,近期應適當發展,為新城及北京市提供方便第三方物流服務。
(6)六環路路南區基本為新增開發和改造用地,為近期控制發展的片區,主要作為年后的發展空間。
第3條 分期發展規模及發展方向
(1)分期發展規模
規劃到年,亦莊新城人口規模為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應控制在平方公里左右。規劃到年,亦莊新城人口規模為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應控制在平方公里左右。
(2)發展方向
近期新城以核心區為依托,跨過京津塘高速公路向東、跨過涼水河向西進行發展。
第4條 實施內容導向
(1)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發展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中芯國際、京東方、諾基亞星網工業園)、汽車制造(奔馳、華泰汽車)、新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等主導產業。
重點啟動京津塘高速路東部新區、涼水河西部新區的綜合開發。路東區要充分利用開發區的政策優勢,加快產業區建設;涼水河西部新區應圍繞奔馳汽車園建設,逐步形成相關的產業鏈,加速產業集群化發展。
(2)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在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現代制造業的層次和競爭力的同時,發揮首都科技智力、信息優勢,積極發展產業鏈上游研發、下游商務、行銷等生產性服務業,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在中心公建科技研發區、涼水河西岸濱水區大力進行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繼續完善產業園區配套設施,發展榮華路商務會展、馬駒橋物流、職業教育等,擴大就業機會,為增強新城綜合服務功能奠定基礎。
(3)生活性服務業發展
鼓勵發展房地產業,建設新型居住社區,通過建設河西區雙語學校等配套設施的建設,逐步完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提高居住社區的吸引力。
(4)軌道沿線用地開發
結合京津城際鐵路和城市輕軌L2線建設,在京津城際亦莊樞紐站前區,建設面向區域的站前綜合中心;在榮華路兩側,完善為生產、生活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
(5)濱水空間營造
通過整合涼水河沿岸的用地功能,增加混合用地,形成濱水特色區。
(6)交通設施建設
對外交通:以京津城際鐵路、亦莊樞紐站以及京津第二通道建設為契機,加強對外交通廊道建設,強化京津之間聯系。
內部交通:在大力完善新城內部道路網的同時,重點建設4座橋梁,以加強各片區之間的聯系。
公交系統:在近期建設輕軌L2線的同時,全面啟動黃亦路至榮昌街的大容量公交線路(BRT)的建設(線路總長公里,沿線共設8座公交站)。加大力度進行公交樞紐建設。
(7)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加強新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完成亦莊水廠及南水北調調節池建設,緩解亦莊水資源緊缺的現狀。加強新城電力供應系統建設,完成河西區KV變電站、路東區 KV變電站、路東區KV變電站等工程建設,提高新城供電保障能力。完成亦莊污水處理廠、經開再生水廠等工程,提高新城污水處理能力及再生水回用水平。加強新城供熱系統建設,完成核心區及路東新區內3號、4號、6號等供熱廠的建設。
(8)生態環境建設
突出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以循環經濟為方向,以高新技術為先導,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有效利用,建設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實現產業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加強新城河道水系綜合治理,重點進行涼水河綜合治理及沿岸休閑娛樂區建設。繼續加強對三海子公園的保護和修復。
第5條 重點建設地區
(1)一站(亦莊樞紐站)
充分利用京津城際亦莊樞紐站建設的契機,積極推動站前城市綜合區的建設,促進亦莊新城的發展。
(2)一街(榮華路公建區)
通過一系列生產性服務設施(商務、科研展覽、營銷、商務住宿等)的建設,加快、帶動產業的發展。
(3)一河(涼水河)
通過濱水空間的營造,塑造新城的形象,展示城市魅力,吸引投資和人才。
(4)路東新型產業園區建設
路東工業區是亦莊近期產業發展的重要空間,該區的規劃,通過對現狀核心區產業布局和發展的對比研究,結合國外工業園區布局的經驗,探索工業區可持續發展的土地利用、空間劃分、單元組合、彈性功能、交通組織等模式。規劃理念包括:用地空間由具備劃分彈性的模矩組成;產業區建立明晰的人貨分流架構,將道路按功能分為產業園地址道路,產業園貨運道路;為了應對高度的社會成長及產業發展動態,適度預留基礎設施調整用地等內容。
第6條 實施政策與機制
(1)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和分割,建立統一的規劃實施機制。
(2)細化制定鼓勵引導產業集聚的政策與措施,促進市域產業集聚,區域產業帶動。用好用足對開發區的優惠政策,通過關鍵性項目帶動引導城市功能完善和產業升級。
(3)建立新城綜合服務能力評價體系,形成加快提升新城綜合服務職能的工作機制。
(4)高標準規劃建設示范區,全面實施人性化建設的細節管理,保障新城建設品質。
(5)高度重視文化在新城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避免新城物質性建設中的文化缺失,建設有特色的新城。
(6)轉變政府職能,全力保障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7)加快區域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和先行建設。
(8)積極引進智力人才,重視對現有職工和農民的職業培訓。
(9)高效使用政府有限資金,高效集約利用土地等資源。
()加強開發區周邊建設控制,避免給新城后續建設造成混亂和加大成本。
()加強土地儲備,控制好遠期戰略儲備用地。
1、大興區下轄地區:亦莊地區、瀛海地區、舊宮地區、榮華街道、博興街道?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中國北京亦莊地區,屬明清時期北京城皇家園林南苑境內。
2、這是北京市唯一同時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3、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于年開始建設。
4、年8月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北京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5、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的七平方公里被確定為中關村科技園區亦莊科技園。
6、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復《亦莊新城規劃(-年)》,明確指出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功能區的亦莊新城是北京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和重點發展的新城之一。
7、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總面積為.8平方公里,由科學規劃的產業區、高配置的商務區及高品質的生活區構成,是北京重點發展的三個新城之一,定位為京津城際發展走廊上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并承擔“疏解中心城人口的功能、聚集新的產業、帶動區域發展”的重任。
8、
擴展資料:
9、“九通”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來水、天然氣、電力、電信、熱力及有線電視管線;“一平”為土地地貌自然平整。
、商業配套與餐飲購物方面,開發區具備比較完善的配套設施,百貨公司、超市、專營店、快餐店、影院等都比較齊全。
、其中有平米大雄商業中心、6萬平米上海沙龍新天地商業港、京客隆超市等能夠充分保障居民的日常購物,有圣福華國際俱樂部、國際企業文化園、洞鴻禧長新高爾夫球場、亦莊體育中心等滿足貴族生活體驗。
、百度百科-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亦莊開發區,也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大興區東北部地區;籌建于年,年開始建設并對外招商,年8月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行政區劃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復最新的《亦莊新城規劃(-年)》,明確指出要努力承接首都功能,把亦莊新城建設成為沒有大城市病的低密度綠色城區。人口規模則要在年控制在.2萬人左右。亦莊新城的規劃區域包括亦莊核心區(核心區、河西區、路東區、路南區),大興區部分(舊宮鎮、瀛海地區、青云店及長子營北部),通州區部分(光機電、臺湖、馬駒橋鎮、金橋),以及飛地(青云店及采育工業園)。
市政
北京開發區為入區企業提供了完備的"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和海關、商檢、外匯管理、保稅倉庫、污水處理廠、商務中心、郵局、銀行等系列配套功能,不斷優化區域的工作、生活和人才環境,同時努力為企業和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九通"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來水、天然氣、電力、電信、熱力及有線電視管線;"一平"為土地地貌自然平整。
商業
商業配套與餐飲購物方面,開發區具備比較完善的配套設施,百貨公司、超市、專營店、快餐店、影院等都比較齊全。其中有平米大雄商業中心、6萬平米上海沙龍新天地商業港、京客隆超市等能夠充分保障居民的日常購物,有圣福華國際俱樂部、國際企業文化園、洞鴻禧長新高爾夫球場、亦莊體育中心等滿足優質生活體驗。
教育
開發區擁有優質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國際教育。保華國際教育園(包括耀中國際學校、耀華國際教育學校、禮堂和學而國際中心)、北京二中亦莊學校、北京小學大興分校亦莊校區、北京八中亦莊分校、人大附中經開學校(東校區)、人大附中經開學校(西校區)、亦莊實驗小學、亦莊實驗中學、二十一世紀幼兒園、中國公安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等多家名校坐落于此。開發區還建有職業技術教育基地、職業學校和技能培訓中心。不斷優化的教育環境,為區內企業培訓和員工子女教育提供了良好條件。
醫療
開發區打造包括國際醫院、公立三甲醫院、社區衛生站等在內的多級醫療服務體系,健全的衛生服務網絡能夠為企業員工和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區內建有北京同仁醫院(南區)、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南院區、大興區中醫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大興醫院、亦莊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開發區還建立了全市區域性補充醫療保險,堅持傾斜高端人才,增加了健康保健的內容,提高了高層次人才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北京市亦莊地區,是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它入選了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名單,是北京市唯一一個同時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區域。該區域原屬于明清時期北京城皇家園林南苑境內。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總體規劃總面積為.8平方公里,由科學規劃的產業區、高配置的商務區及高品質的生活區構成。它是北京重點發展的三個新城之一,定位為京津城際發展走廊上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并承擔著“疏解中心城人口的功能、聚集新的產業、帶動區域發展”的重任。
自年開始建設以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歷了多次擴展和升級。年8月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北京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的七平方公里被確定為中關村科技園區亦莊科技園。年8月國務院批準擴區平方公里,總面積達到.8平方公里。年1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出臺,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向外擴展,規劃為亦莊新城。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復《亦莊新城規劃(-年)》,明確指出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功能區的亦莊新城是北京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和重點發展的新城之一。規劃區范圍為亦莊新城地區,總面積為.5平方公里。并以新城作為研究的重點,面積約.7平方公里。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大興區行政資源整合,形成的新區,總面積達到平方公里。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年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4。年1月日,商務部舉行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專題新聞發布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4、國家級經開區進出口總額排名第9。年月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名單(第2批)。年月9日,入選第三批雙創示范基地“精益創業方向”名單。年1月日,商務部發布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對全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了綜合排名,其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名第4位。年1月,商務部完成了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工作,對家國家級經開區年在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區域帶動、生態環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體檢”和量化評價。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名第3位。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北京市“十二五”規劃中的“兩城兩帶、六高四新”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的一部分,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開發區確定了“戰略產業開發區、區域發展支點、創新驅動前沿、低碳綠色家園”的總體定位,并提出了“一體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
根據總體思路,開發區提出了“三城、三帶、一軸、多點、網絡化”的規劃設想,構建“新城-新市鎮-農村社區”的新型城市體系。規劃設想包括亦莊新城、大興新城和規劃中的新航城。三座新城定位明確,亦莊新城是南部高端制造業發展的主體平臺、首都生產性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大興新城是地區行政和文化中心、區域消費性服務業中心、南部開發區的部分重要產業集聚區;新航城定位于世界城市的門戶樞紐,帶動高端臨空產業集聚,推動南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產業化國際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城鄉一體、區域統籌發展步伐。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入區企業提供了完備的“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和海關、商檢、外匯管理、保稅倉庫、污水處理廠、商務中心、郵局、銀行等系列配套功能,不斷優化區域的工作、生活和人才環境,同時努力為企業和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